绵阳灵通电气技工学校​
学习的圣地、成才的摇篮。
0816-2919559
Mianyang Lingtong school
护理专业班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 作者:绵阳灵通学校 | 发布时间: 2025-04-15 | 44 次浏览 | 分享到:

护理专业班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职高护理专业的学生既有当代中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也有自己特殊的心理。他们正处于人生第二生长高峰,这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十分敏感、十分活跃、又十分危险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对自己和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兴趣,希望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和社会,而他们社会阅历浅,心理上又比较稚嫩,因而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所以为数不少的学生就会出现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特点

1.厌学

进入职业高中学习的学生,都是没有考人高中的学生。大多学生由于原来学习基础差,表现出对学习没有兴趣,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思维迟缓,情绪消极,作业拖拉、敷衍了事,使得学习效率低下,作业的错误率高,考试成绩不理想。

2.     逆反

感到厌烦,对家长的教导进行顶撞。比如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父母不尊重,我们班有一个叫王某某的学生就特别突出。她是家中老来得子,父母都特别宠她,从小给她最好的物质条件,还给她报舞蹈培训班,所以这个孩子就养成的“公主病”。由于家里经济条件满足不了她高中的“攀比”心理,就导致她对父母的抱怨,埋怨父母挣不到钱,还用比较粗俗的话骂她的父母,甚至跳楼威胁等。

3.社交恐慌

一些学生对社会交往行为产生强烈的恐惧,往往寻找借口回避,即便是与家人、教师、同学在一起也感到不自在。这类学生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稍有不顺心的事情,便陷人痛苦之中。对同学的善意帮助持怀疑态度,对教师的教育怀戒备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局促不安、尴尬、笨拙等异常反应。

4.嫉妒

因为护理专业女生比较多,一些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业成绩不如别人而心怀怨恨,不但不学习他人的长处,发奋学习,反而进行挖苦讽刺,恶语中伤。

5.不良嗜好

高中是严格禁止吸烟的,但有的学生在初中就养成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习惯,无论教师怎样教育、劝导都无济于事,另有一些学生打游戏机上瘾,不务正业,整日沉湎在游戏厅内,并由此产生不少问题行为,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抑郁

一些学生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悲伤、孤独、颓丧,自我评价消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对学习缺乏信心,对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对改变自己的处境持悲观态度。随着其不良情绪的发展,内心紧张程度的加重,他们会日益消沉下去,严重的可能出现“自残”行为。

7.自卑

职高生由于学习、记忆、能力等智力因素和意志、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上的一些原因,往往不像普通高中学生那样积极勤奋、乐观进取,他们认为上职高低人一等,只想混张文凭、谋个职业。因此,缺少竞争的勇气。一些学生往往由于一些小的困难和挫折,如一次考试不及格、一次比赛失败而受到批评或自我目的没达到等,就产生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二、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通过活动培养健康心理

教师可遵循趣味性、可行性、发展性和序列性的原则,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心理。例如高一开展的活动如下:

 

 

 

还可以通过自主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处事的心理品质,克服依赖心理;通过志向训练,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克服惰性心理;通过情感训练,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心理品质,防止闭锁心理。例如,《我的兴趣爱好》这一节班会课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不同的兴趣爱好对人的影响作用以及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有益的兴趣爱好,比如我会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画团扇:

 

《我的情绪》这一节课,可以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各种表现及其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了解学习辅导主要包括:教会学生科学用脑,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地获取知识;增强学习毅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及时分析自己学习中的得失,纠正错误;积极消除学习中的疲劳;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制订学习计划,掌握学习技能,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心理,提高学习效率。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职校学生的中考失败,残酷的"竞争"使他们的心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挫伤。但在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仍在默默地寻求成功之路,进人大学殿堂的渴望依然存在。教会他们如何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接纳自我,实现自我,帮助他们摆脱失衡,是职教教师的重要任务。给与他们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也会让他们勇敢的迈出“第一步”,上台竞选班委等:

 

3.帮助学生学会交往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主要有赖于学生所处班级心理环境的状况。研究表明,班主任是营造班级心理环境的关键人物,这就要求班主任首先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的心境,养成开朗健康的性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其次要以爱心治班,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学生,真诚地与他们交往,下图是带领大家一起春日徒步,班主任镜头下的大家。

                                                      ——2306班李文英



新闻与活动